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轉錄] 保險sales真該死


這是我在 2008/10/10在無名寫的
但無名那年久失修再加上最近跟朋友討論到這個話題
故轉過來

今天上班時間偷偷聽到保險sales推銷一些產品
(哈..我常常不經意聽客人講話
很有趣..因為討論的東西好廣)
說真的...真的很想揍那些sales
因為他們專說些好聽話
 騙那些剛出社會賺辛苦錢的人

今天那sales
我想他推銷的
應該是壽險
而且...我最後聽到的一段話
竟然是.... "誰說投資一定要長期!!!!!!!!!!!!!!"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提到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
 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
 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最後一句有附加說明...
這裡不解釋...
之後會把讀書心得放在我另外一個網誌
http://mcdrumer.blogspot.com/
哈,,,我很賤
故意推銷另外一個網誌
因為那裡人氣低迷阿)

媽的....就是這些只顧業績的傢伙們
反正別人的錢賠了也沒差
看看最近連動債鬧得風風雨雨
(聽說我姐買了一筆連動債..兩位數剩個位數)
那些原本要拿來當退休金的銀髮族
以後要怎麼生活阿

講到這裡我一定要舉個例子
讓大家了解保險公司葫蘆裡賣什麼藥

暑假的時候去富邦將定存續約
那邊的理專....拿出個方案給我看
http://www.fubon.com/life/change_prod/UWKA.htm
類似這個.... 原本好奇聽聽
說真的還有點心動呢
但後來仔細看了一下DM
看到了富邦人壽的字樣
當下就不想聽她廢話了.....
因為本身對投資型的保險沒啥好感
況且他搞的是壽險
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基本上如果你的死亡不會造成任何人經濟上的影響...壽險對你的意義一點都沒有)
我才二十多歲
爸媽不用我養
跟我講這個"沖啥洨"
1.本範例宣告利率前三年保證為3.43%,並假設利率維持不變。
2.保單價值準備金計算方式:保費扣除保費費用及按月扣除保險成本後,按宣告利率以日單利月複利方式計算之。
3.保費費用=保費×2.5 %。
4.保險成本=危險保額×單位保險成本;按月自保單價值準備金中扣除,本範例所列則為各保單年度之扣繳總額。
5.上例資料數值僅供參考,實際數值可能會有四捨五入之問題,且未來各宣告利率調整時金額亦將隨之調整,未來
應以各保單年度實際金額為準。




那天理專就把幾個重點畫出來
11094855
利率3.43%

他說啦:
這比定存利率還高
而且前三年保證年利率3.43%
現在定存才2.5%多
高了將近一個百分比

壓根沒跟我提到解約的風險
回家研究了一下
其實以下才是重點
七、解約費用:辦理解約或提領時,依解約或提領之保價乘以該年度之解約費用率。

保單年度
1
2
3
4
5
6~
解約費用率
3%
2.4%
1.8%
1.2%
0.6%
0%

第一年解約的話
你能得到的年報酬率只有0.43%
第二年1.03
第三年1.63
如果保守估計定存未來降到2%
前三年解約完全不如定存
第四年 2.23
看起來好像有賺囉
但其實仔細看看
只有保證前三年利率為3.43%
之後是浮動利率
剛查了一下
目前公布利率為3%
仔細算算只有1.8%
還是不如定存阿

或許有人會說
存超過六年
就比定存好啦
呵...沒錯...但這就是潛在風險
以一個22歲六年後28歲
這期間你能保證不會用到這筆錢?
以一個男孩子來說
這段期間
你可能想買車..想買房子...要娶老婆..要創業
你算得到嗎?
這些風險都是sales刻意迴避的
why?
當你聽我這麼說..你是不是猶豫了?
他會老實跟你說才有鬼咧
"買錯基金,也賺錢"裡提到
DM上標示斗大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都是那些小到看不見的東西

所以阿
越複雜的保險
越要仔細去了解
在還沒弄清楚前
請不要貿然投入

最後...沒有理財規劃的
把錢丟定存吧
唯一沒有風險的東西
(如果考慮通膨..其實也是有風險的)

最後又犯賤的歡迎大家到我另外一個網誌蒞臨指教
雖然寫得不好更新又慢
但我需要批評與討論
成為我向上的動力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電影心得]華爾街2:金錢萬歲(Wall Street:Money never sleep)

這部是去年9月左右上映的電影,雖取名為華爾街2,但與第一集關連性有限,未看過第一集可能對其中一些橋段不甚了解,但並不影響對整個影片的理解(我就沒看過第一集)。整片是以金融海嘯為主軸,次級房貸導至老字號金融業者倒閉,這之間牽扯到一些不為人知的秘辛;像詹姆士先賣空股票,然後再散布謠言,造成恐慌性賣壓,壓低股價後在低價收購、併購。很多金融資訊是掌握在有權、有錢和有影響力的人手上,所以主角的老師Louis Zabel在公司倒閉前勸主角離開華爾街,並把錢花在刀口上;即使主角是個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但可能也不敵那些不符事實的傳言。Louis Zabel因受不了公司倒閉的打擊,臥軌自殺,主角為了老師展開一連串的復仇計畫。
"Is Greed Good?"(貪婪好嗎?),劇中最關鍵的一句話;貪婪是進步的動力,但過度貪婪就像劇中的反派腳色Bretton James,當主角問他"What's your number?"(意指退休後要多少錢才能達到預期的生活),他回答"More.",因其貪得無厭,不懂節制使自己陷入危機;那我們反觀金融市場,原本金融商品,有多少錢就買多少東西,然後可以融資融券,接著進行槓桿操作,複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冒出,而這些靠著金融工具創造出來的價值,並無實際產出,也未必有實體需求,就像荷蘭的鬱金香狂熱(Tulip mania),或者比較貼近大家的網路泡沫化、次級房貸,大家都有個夢,共同吹出個泡泡,以為可以永遠賺錢以小搏大,但泡泡終究會被吹破,那些虛增的數字,還是被打回原形,小散戶賠錢了,但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呢?
「道德危機」,劇中簡單的解釋「拿了你的錢卻完全不用負責」。我們想想金融機構是不是就是如此?劇中的例子簡明扼要,當銀行發生虧損可能倒閉時,尋求政府的援助,政府為避免產生一連串的負作用,所以得拿納稅人的錢去填補虧損,這也是當初金融海嘯時所被討論的問題;賺錢時就是資本主義,但發生問題時,卻是社會主義,這些資本家不需承擔風險,因而發展更多複雜的金融工具,而受害的卻是這些賺著小錢的民眾。再舉的例子,共同基金,投資者除了要提供資金外,還須依一定的比例繳交管理費、手續費和保管費,可是當基金虧損時,這些共同基金有何作為嗎?
這部片雖然對每個事件、環節沒有描述的很深,但也點到一些問題,Greed is good,但在追求任何事情時,必須要了解其價值與意義,並且為其負責,如果只是追求More and more,那可能就變成了Gameble,而陷入金錢遊戲與迷思。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讀書心得]逆時針

我們都認可心理會影響生理,即便我們這樣以為,可是當身體健康用科學方法分析,往往會將生理與心理畫分開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科學利用統計的方法,去歸納疾病的原因,雖然科學是有一定的準確度,但,學過統計機率或者說學科學的,都知道,有通則就有例外,就像常態分佈,即使3個標準差已經可以涵蓋99.7%的狀況,但總是無法百分百準確,難道經由科學的判定後,不會是那些沒有涵蓋到的部分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因為既有的觀念,對某些現象、狀況的不用心,因而拒絕相信其可能性。書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理論,『可能性心理學』。可能性心理學有幾個先決條件,一、要假設不知道自己可能做些什麼或是可能變成什麼,也就是不要有記定的成見。二、要嘗試不同的事物,並且在嘗試過程中不要自我評估。作者就利用這樣的假設前提下,進行了一連串的實驗,去驗證科學或心理貼『標籤』這個行為,對人的健康會有何影響。
書中的實驗,有很大一部份著重在老化這個議題上。在既有的觀念上,我們認為老化是個負面的形容詞,因此我們會開始限制老年人的行動,替他們做好決定,處理好所有事物,但我們採取這樣的行動時,我們也奪了他們自我控制的能力。這會不會才是快速衰退的重要因素?題外話,這段讓我想到前一陣看《大學生沒了》來賓提到︰『當我們替孩子決定太多,他們會不敢作決定、不敢負責任』,因此他們會喪失部份能力,承受不起犯錯的事實、不敢冒險犯難,他們的人生也就同樣受到侷限;回到這個實驗,當我們限制小孩的行動時,造成能力缺陷時,我們會認為是限制者造成的錯誤,但反觀對於老年人的限制,為什麼我們卻視為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措施?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現象。
書中也提到一個關於老人普遍的狀況,並且提出一個問題,『只記住有意義的事,算是健忘嗎?』,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每個人對於重要事情的看法不同,也會隨著年記得增長,而有不同的感受。我們知道大腦記憶區,有分為永久記憶區與暫時記憶區,年長者會記住小孩的名字,但也許記不得生活上的事情,你能說他健忘嗎?我們是站在年輕人的觀點去看年長者的世界,我們覺得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重要的事,老年人不需煩惱這些事時,覺得家人事他唯一需要在意的事情,那他自然不會去記住那些生活瑣事,難道我們就必須替他貼上『健忘標籤』嗎?
除了老年人的實驗外,當然還有一連串針對『貼標籤』對於身體健康狀況所產生的影響。『標籤會讓情況改變,診斷變成了自我應驗的預言;標籤會引導我們去搜尋可以證實假設的資料』,學過科學的都知道,所有研究都有其假設情況;學過經濟的知道,經濟模型會把許多影響因素作簡化;醫學利用分類法將病理情況作分類,並且利用看似專業的數據去判辨是否符合條件,常用二分法去作劃分,但生理狀況卻是一個連續性的變化,也許昨天高一點,今天低一點,這些數據也會根據外在條件而有所改變,到底是病症產生了這些數據,還是因為這些標籤,而造成數據得達成呢?
雖然這本書提到的一些實驗,我覺得太過於鑽牛角尖,為了驗證而實驗,但其也點出一些不錯的觀念。這些健康數據可以提供指引或想法給我們,我們應該是自己健康的專家,不時去檢視去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當我們產生什麼情況時會發生怎麼樣的結果,而醫生也許某方面的知識比我們多很多,但自己才是自己身體的專家,我們的健康狀況不能完全倚賴診斷的結果,畢竟這也是一個統計上的結果,我們應該嘗試去掌控自己的狀況,我們生病有所疼痛時,是一直持續的還是其實有些時候是不疼痛的,或許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細微的觀察,來控制自己的狀況,而不是被動的仰賴醫學診斷。
最後要感謝聖文學弟,在我身體虛弱時分享這本書給我,讓我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一些病痛其實也有預防措施可以避免的。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定期定額 停利or不停利

會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投資一年多的基金有不錯的獲利,所以家人建議我將基金贖回再續扣,以避免獲利只是紙上富貴,而最近,也剛好在PTT的基金板看到類似的討論串,覺得很有意思,也來發表一些看法,當然,很多想法其實是跟PTT上討論的有些類似,如果想看PTT上的討論串,可以參考「基金獲利贖回之後?」這一系列的文章。
在這邊我會綜合兩個角度去探討:1、預期行情,2、手續費
1、沒有預期行情:定期定額的目的就是降低風險,所以不必預測投資標的一定要穩定向上,只要走個微笑曲線或是盤整情況都有可能獲利。但其實還是有個假設前提,投資標的必須有個基本價值,不能是長期向下,一去不復返。
在這些假設前提下,會設立停利點的原因不外乎是「降低風險保住獲利」。因為沒有預期未來的漲跌,停利點的上漲與下跌的機率各50%,以期望值計算,未來的期望值其實就是停利點的價格,因此停利與不停利是沒有差異的;但我們由手續費來看,以華南為例(因為我用華南扣款,所以以華南舉例,其他銀行的費用可能要請各位詢問各家銀行的理專),一年的保管費為0.2%,並且擁有最低下限200元,要達到此最低下限的贖回金額至少要十萬;如果今天贖回的金額不超過十萬,我們執行停利並且續扣,由於第一階段計算的結果停利不停利是相同的,但是在保管手續費的部分,由於不足十萬,這樣來來回回的手續費是損失的。但如果金額超過十萬,那不管停不停利其實都是沒有差異的。
2、有預期行情:這個問題就有趣了,也是大多數人會遇到的投資問題,「心理因素」。會設停利點,通常是因為覺得價位過高,預期會有反轉趨勢。這邊就看的出矛盾點,既然覺得價位過高,預期可能會反轉向下,再續扣不就是注定賠錢嗎?還是這樣可以再讓他走個微笑曲線?這個想法又更矛盾了,假設這微笑曲線最後的價格比停利點的還高,那就喪失之前單位所賺取的利潤,況且這樣的假設又跟當初設立停利點的原因有衝突,其實問題又變回第一個假設了。這就是前面幾篇有提到,投資上的禁忌,「貪婪與恐懼」,會使得投資策略無用,也是影響投資成敗的重要關鍵。
定期定額與停損停利,兩個策略各有其優缺點,當然可以擷取兩者的優點合併使用,但如果再加上贖回續扣這樣的策略,這的會有點四不像了。再決定要使用什麼策略,要合併哪些組合,必須了解其核心價值,而非胡亂拼湊。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讀書心得]股價為什麼上漲(The Mind of Wall Street)

我覺得書名翻譯的不是很理想,從字面上來看,也應該是「華爾街心法」之類的。用「股價為什麼上漲」,讓人誤以為是講解一些供給需求、殖利率之類比較技術層面的東西,但其實,這本書是著重在心理因素對於股價的影響,利用作者本身的經驗以及靈敏的嗅覺,看著某些事件對於人、公司、產業的影響,找出被低估的公司,進而投資獲取利潤。
一般的投資人與檯面上賺取大量財富的投資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頂尖的投資人,能解讀一些單純事件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與契機;常在投資文章看到有人提到:「當大家都知道的訊息,就不會是賺錢的消息」。就像大家都知道石油只會越來越少,根據供給與需求的原則,石油應該會越來越貴,所以應該去投資綠能或能源的股票與基金。也許短線可以賺到一些小錢,因為這是被炒作出來的題材,否則油價不會在這20~30年間上上下下,應該是呈現一個穩定上升的趨勢。當我們在尋找長線的價值投資,這些大家都知道的訊息,其實並不會賺到多少的利潤,更深一層的,可能必須去衡量,石油變少了,開採的時間與成本是不是符合經濟效益、石油價格的上升會不會改變使用者的生活模式...等等的問題。書中提到:「太過執著於傳統看法的投資人,只會跟廣大群眾有相同的表現」,因為思想過於僵化,看不到新的契機與機會,自然難以獲得優渥的回饋。
但人們常無法克服心理的恐懼,對於未知的不安全感、過往經驗的不愉快,常常造成我們做了功課,仍無法理性的做出決定。市場是由太多種不同的人所組成,在市場上的人,擁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思考邏輯..等,可能一個環節小小的改變,就造成整個市場的反轉。這也點出了整本書的主旨,心理因素造成市場的影響。我覺得投資就是有學理根據的賭博,賭的是超越50%的勝率。當掌握到更多的資訊,提高了勝率,也降低自己的恐懼,在別人的恐懼中,看到了不一樣的機會。
投資有趣的是,我們必須利用感覺去尋找機會,然後用這些機會所產生的資訊,去克服感覺。在第七章開頭就提到:「我們總是設法為自己的行為自圓其說。當我們因為好運而獲利時,我們會將他們歸因於自己的聰明;而通當愚行或粗心造成損失時,我們就將視情歸咎於運氣不好。我們相信市場會『記得』或『在乎』我們當初是多少錢買近某支股票的,或是當其他股票一路下跌之際,我們總以維持有的股票會上漲」。很多文章也提到過,投資的績效,常常決定在所謂的投資策略,因為感覺,常使有用的資訊變成無用的廢物。在這一年多來的觀察,也真能驗證這樣的道理;在一年前的這時候,大多數的文章都在討論該不該停損贖回,因為那時太多的事件排山倒樹而來,讓投資人充滿絕望,看不到底,如果是有投資策略的人,要碼早就停損出場,要嘛繼續持有,不會在這損失最大的時間點離場。讓我們將時間拉回現在,現在市場一片樂觀氣氛,我們可以觀察看看,目前因為樂觀進場的投資人,之後的績效是如何。
對於投資的策略,作者也提到了一個觀念:「對投資的是當觀點不是看你賺了多少錢,而是看你在特定時點所冒的風險和得到的報酬是不是正比」,這是相當值得玩味的一段話。我覺得就是期望值的概念,風險在這裡我會解釋成為下跌的機率,今天如果從10元漲到11元的機率是70%,下跌到9元是30%,我的期望值是10.4,在這個時間點,當然選擇繼續持有,反之就選擇贖回,因為你所承受的風險,已經高過於你可能得到的報酬。如果以長期投資而言,設停利點的策略其實可以來討論看看(我下一篇文章目前計畫是寫關於定期定額停利與不停利的比較,會舉實際的例子來驗證,如果不符合我的假說,我就不會PO了,XD);但如果以短線投機來說,可能情況就略有不同。
既然上一段提到了風險,我在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市場或生意中永遠有風險,他們不過是被轉移或被賣掉而已」。再引用之前李家誠接受周刊訪問的回答:「你一定要先想到失敗,從前我們中國人有句做生意的話『未買先想賣』,你還沒有買進來,你就先想怎麼賣出去,你應該先想失敗會怎麼樣。」,這裡我想提的重點是,在你準備投入市場前,你要先想到風險,然而這個風險只可能被轉移到別的地方,但不可能消失。因此當有理專或其他人推薦一個金融商品,如果這項金融商品被誇的天花亂墜,可能從言語或文字上都找不到破綻,這時你該思考的是,這項商品的風險轉移到哪了?舉個例子,有在碰債券基金的可能就曉得,有些債券是固定配息的,看起來好像跟一般債券基金相同,一樣隨著市場漲跌,但還有固定配息,是不是物超所值!看到這我們反而該思考,他比一般債券基金多出來的固定配息報酬的風險,到底是被轉價到其他部分?還是只是被隱藏在我們無法直接查覺得地方?答案很簡單,一般的固定配息債券基金,配息只是從淨值直接扣取,也就是說,配息時基金的淨值會下跌,你所得到的固定報酬的風險不過被轉價到淨值上面而已。雖然舉的例子不是很恰當,但是要提醒大家,考慮風險的重要性。
本書的第十章「虛報的營利」,是我收穫良多的一章,提及了一些公司為了吸引資金,在會計會報上將各種數字合法的做假,而且也舉了個有趣的例子,來解釋說明市場上如何利用夢、題材來吹起泡泡。例子是這樣子的,假設作者與幾個朋友組成一家公司,消瘦他們握有專利的螢光鬱金香,並且發行了股票。此時有個股票分析師提出了一份報告,宣稱由於雅痞的收入激增,加上產品頗具特色,預估發光植物錢在的市場價值高達十億美元。當然公司也發佈一些營運計畫,計畫將這些專利更進一步的運用在其他植物...等等物品上,就這樣,可能股股價可能在上市的第一天,就從10美元飆漲到100美元,但此時,這間公司壓跟還沒銷售出一支螢光鬱金香,不過市場價值馬上高達一百億美元,相當於一家銷售量達75億美元、雇用7500員工的傳統零售市場,就一直利用媒體或各種管道吹捧,一個泡泡就這樣越吹越大,這是一間還沒有收入的公司;市場上有一句話:「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所以當媒體大肆宣傳一個市場或一個產業,這是就該想想市場支撐的力道在哪?並且根據前幾段提到的,當一個大家知道的消息,就已經不夠成一個足以賺錢的消息。
既然前提到一些有關價值的概念,這裡也分享一些書中我覺得不錯的句子;「股票真正的價值多少,要看這家公司解散後留下多少資產以及可回收的帳款」、「一支股票的市場價格和本身的價值,是不會告訴你任何未來發展的」。打算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不要只被帳面價值所蒙蔽,更需花點時間了解一下公司的結構。
剛開始,覺得這本書根本就只是作者的傳記,以及宣揚作者的事蹟,根本沒提到我想看到股市漲跌的一些原理。但越看後面越有趣,而且,在這期間,我又看到了一些網路上的文章,看到人家怎麼把一個單一事件,慢慢的拆解,去找到背後的關係與隱藏的意義,再回來看這本書,才豁然開朗,才知道利害的投資人,他的思維是什麼,一開始怎麼評直覺猜測,然後再用猜測去找尋資料,再用這些資料去驗證自己的推測,不斷的循迴找到有價值的投資標的。
看了一些文章跟書之後,真的覺得投資跟投機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有太多的知識與常識必須了解,雖然了解一些社會的動態,還有一些關於身旁的產業是蠻有趣的一件事,但確確實實是蠻花時間的一份工作,也難怪ETF會越來越流行。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理財常用公式與名詞

72法則: (72/預期報酬率) = N年後本利比會倍數成長


時間價值:









年金概念(一年複利一次):













年金概念(一年複利多次):x為一年複利次數







風險量化:

報酬風險比(Sharp):( (預期報酬 - 定存報酬) / (投資標準差 - 定存標準差) ) =>每承擔一風險可得到多少報酬補償

貝他值 = (投資標的報酬 / 整體報酬) =>投資標的為整體報酬的倍數

Jensen Index(詹森指數) =>Alpha=(Rp-Rf)-Bp(Rm-Rf)------->Bp=貝他值
(用來衡量選股能力;扣除大盤影響後,平均能額外增加的報酬率)

某投資組合的平均報酬率(Rp)為14%,
貝他係數(Bp)為0.8
無風險利率(Rf)為8%
市場報酬率(Rm)為13%
代入上列公式:則ALPHA指標為2%(0.02)

系統風險:指整個市場波動相聯繫的風險,無法避免的風險,如金融風暴,不管投資哪個區域,皆無法規避

非系統風險:與某一企業或某一行業特有的風險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讀書心得]資產配置投資策略

不管是投機或投資,都會提到所謂的交易策略,投機的停利停損,投資的買進持有,或彼此交叉應用,為的就是克服人性的貪婪與恐懼。大家都知道低買高賣,但沒有人說得準低點高點,往往都是在一頭熱時,高點購入,市場一片哀嚎時,跟著賣出。人常常會受到外在環境所影響,而做出不理性的判斷,因此,才需要利用一些交易策略、機械式操作方法以避免主觀認知影響。而這本書所提的正是資產配置的策略,如何利用不同的投資標的、不同的投資比例,降低風險提高獲利的方法。這本書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利用一些數據來說明為何要做資產配置,第二部分說明目前市場上有哪些投資標的可供選擇,第三部分則提供一些案例來做說明。
第一部分提到一些蠻重要的觀念,像是平均報酬相同時,標準差大者,雖然在短期內可能獲得較高的報酬,相對的風險也會變大,且以長期來說,複利效果會較差,因為波動幅度大,指數的影響相對就降低了。而另一個重要觀念,在做資產配置時,希望標的之間盡量找到負相關程度高的。以上面的觀念來說明,如果平均報酬相同的話,正相關標準差相對於負相關的大,負相關之所以標準差小,是因為當一個正走向與附會取得平衡,如此可以降低標準差。不過,通常很難有標的能長時間能走勢相反的,像是債券與股票、美元與黃金,雖然在主體認知上,這兩類往往會成相反走勢,但最近這兩類卻呈現正相關走勢,但這也不令人意外,因為經濟本來就難以準確的預測,眾人的消費行為沒有一個準則,所以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在資產配置的觀念中,不去做過多的行情預測,而是適時適當的去調整比例。
所以在做資產配置要考慮以下三點:
1.未來風險、報酬與資產類別相關程度無法預知,因此不可能有預知完美的投資駔合。
2.資產類別較多的投資組合通常優於較少的投資組合,但超過12種分散投資的效益就會遞減,且會增加管理成本。
3.最棒的投資組合就是符合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是一份好的計畫,不是完美的計畫。
第二部分簡單介紹一些投資產品,這部分如果要深入研究的話,可能還必須自行去尋找相關的資料去補足。這裡節錄一些我得到的新知識。匯率波動是影響國際投資效果重要因素之一。由財務會計的觀察,每家企業只能設籍於單一國家,財報只能採用單一貨幣計價。如果投資組合夠分散,市場風險因素、規模風險、價值風險會決定投資組合表現。
第三部分則是我認為最重要,也是獲取最多知識的部分。要投資當然要先預測行情,因此資產配置關鍵要素之一就是合理的行情預測,書中他提出兩種模組;1.風險調整後報酬:透過市場歷史價格波動率,預測各種資產類別相對的未來績效。2.採用經濟因素:像是利用政府公布的GDP等數據預測未來經濟走向。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念,價格變動率本身並不是風險,而是衡量某種經濟風險的統計值;像股票的價格變動或債券的市場價格等,這種波動本身就屬於正常現象,而我們關心的是這些數據帶來什麼影響,像是股票價格的變動代表大家對於公司盈餘預測的看法;債券市場價格的變化說明投資者對於通膨的看法。由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去判斷未來的經濟走向,來選擇適合的投資組合,而不是只關注價格的短期波動。這觀念就會應用在上面所提的第一個模組,用這些歷史資料去預測未來走向。不過當經濟狀況發生變化或產生不確定性時,價格波動率會發生突兀的變化,但每種資產類別的價格波動率,相對於其嘎資產類別而言,大體上是相當穩定的。所以藉由分析各種投資蘊含的風險,然後加總承擔相關風險而得到的報酬溢價,就可以估計該投資的預期總報酬。舉例來說:通膨3%、國庫券的無風險實質報酬0.5%、大型股票的股票風險2%,所以總體累計的報酬率就是5.5%。
以經濟因素預測報酬,ˋ根據經濟成長假設,採用由上而下的架構。由於企業盈餘最終會反映於股價,經濟成長預測可以用來用測股票報酬。
股票報酬 = 每股盈餘成長 + 現金股利 + 市場本益比變動
盈餘成長:企業盈餘是股票市場的長期驅動力樣。盈餘來自於GDP成長。
現金股利:企業會把一部分盈餘當作現金股利。股利分配的越多,意味企業可保留、可供投資的資金越少,因此未來盈餘成長可能會受影響。
市場本益比變動:本益比是股票投資人對於每$1盈餘所願意付出的代教;投資人如果相信企業實質盈餘成長會增加,就願意支付更多的代價來換取預期盈餘流量,所以本益比提高。市場本益比變動會影響整體投資報酬,但完全不會影響股利。
美國聯邦準備委員會(簡稱聯準會,FED),其實就有點類似我國的央行,其主要的任務,1、控制GDP成長速度而達到充分就業目的,2、控制通貨膨脹。所以美股就從FED的貨幣政策,或發布的相關訊息做為判斷,同樣的,台股也可以根據央行的消息就行判斷。
上面有提到本益比,是個還蠻好觀察基本盤的數據,因此本益比我們可以觀察下面幾點:
1、本益比會隨通膨情況變動;通膨上升,企業未來盈餘的現值會減少,導致股價下跌,本益比也會跟著往下調整;反之,通膨壓力減緩,企業盈餘的外來購買力提高,股價也會跟著走高。
2、如果多數投資人相信企業盈餘的成長速度將快於平均水準,股價將因盈餘預期增加而上漲,本益比也會跟著上升;如果盈餘成長不能按照預期發展,本益比還是要回歸常態水準。
企業盈餘會因為經濟循環而波動,所以本益比也起伏不定,因此,又發展出了一種新的數據,股價/GDP,如此又可以避開本益比造成的雜訊。
固定收益如債券的報酬較股票容易預測,因為通常只受利率影響。固定收益報酬=投資當時的殖利率+殖利率變動;殖利率變動=通膨、無風險報酬、信用碼差的變動。而利率走是主要受到兩個因素影響,實際通貨膨脹與預期通貨膨脹。實際通貨膨脹轉具,利率會走高、債券價格下跌。如果通膨壓力緩和,利率會下降,債券價格上漲。而通膨預期發生變動,也會造成利率變動。但,如果預測錯誤,則利率會朝反方向調整。但是預測利率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幾乎不可能預測通貨膨脹變化或信用碼差變動,因此,預測要稍微保守一點;寧可實際狀況讓我們驚喜,而數無言以對。
最後,提到了一些行為財務學。書中提到,累積財富的3要素:恆心、時間與成本控管。而根據研究顯示,金融市場行情並不是造成投資計畫失敗的原因;投資計畫失敗的主要原因,通常是投資人本身所造成的。在行為財務學裡觀察到,當股市處於漲勢時,人們看法較樂觀;處於下跌行情,看法則比較悲觀。巴菲特之所以能讓波克夏在20多年成長了數萬倍,很重要的一點,即是別人悲觀我樂觀,別人樂觀我悲觀,但要完全克服人性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投資人往往過度強調最近發生的資訊,對長期基本面不夠重視。所以人們通常會購買近一年表現最好的基金。且,一般人所謂的「好」投資或「壞」投資,往往也是根據最近的價格表現判斷(也就是自己賺賠多少做為判斷),而非考慮經濟基本面。對於個股也是類似的情形,對於價格偏高的股票,投資人對於企業未來的盈餘能力總是太有信心;反之,對於盈餘成長潛能信心不足。
行為財務學也提了 些很有趣的現象,像是:人們通常不願承受自己判斷錯誤,因此很多人願意支付高額費用給經紀人或者投顧,讓他們成為代罪羔羊;也提到,過度自信的投資人,總是相信自己擁有足夠的知識與資訊,遠超過其實計的擁有的程度。所以這些人的交易過度頻繁,績效反而不如市場。更有趣的統計是,通常過份自信的投資人是男性,相較於男性,女性對市場通常都比較有長期的看法,女性較能夠堅持原訂計畫,表現往往較好。
這本書,老實說對於初學來說會比較深一點,因為著重在於數據的呈現,所以有點偏向教科書的解釋方式,比較沒這麼生動。且提到一些名詞也比較有深度,不過的的確是資產配置的一本好書,因為利用數據總是比用文字說明來的更有說服力。我也必須再多翻個兩三遍,並且還須不斷的擴充相關的知識,才能真正的了解其中的意涵。